春季柑橘常见问题
发布时间:
2017-03-21
1-4月份是广西梅雨多发的季节,柑桔病害现象频繁。柑桔栽培过程中生产技术是环环相扣的,出现病害往往是多种因素引起的,抓住问题所在,对症下药才是要点。
1.挂果过多
烂根表现:根系饿死继而腐烂,紧接着柑桔由青绿转而衰弱黄化,加剧烂根。一般毛细根、小根先腐烂。
原因分析:因挂果多,糖和氨基酸类等光合产物营养多输送到幼果,根系缺乏营养。
解决办法:
(1)若是植株适度丰产,树势壮旺,则正常管理,增施有机质肥料;
(2)若是过于丰产,树势偏弱,夏季重施腐熟有机质肥料时,修剪断去部分根系,做到促根,复根,养根,壮根,达到根系更新和恢复根系活力作用。
2.黄龙病
烂根表现:植株向下运输养分功能降低,光合产物到达根系量少,根系饥饿,后期根系会大量死亡。根系腐烂后于植株叶片变黄。植株表现有均匀黄化、斑驳黄化、红鼻子果等症状。
原因分析:柑桔黄龙病病原在韧皮部筛管细胞里繁殖,病原在枝梢韧皮部大量繁殖,继而堵塞筛管。
解决办法:
(1)新梢期及时喷药,防治柑桔木虱,
(2)对已患病植株先喷药,后挖树;
(3)新区要栽植无病壮苗,分散种植和管理;
(4)越冬后做好果园杀虫工作;
(5)注意清理果园废弃枝稍。
3.流胶病或脚腐病
烂根表现:主干出现伤口,感染脚腐病或流胶病,植株树冠叶片失去光泽,变黄,叶脉金黄色。
原因分析:病菌造成皮层流胶或腐烂,影响韧皮部等的传输功能。
解决办法:
(1)注意开沟排水,改良果园生态条件,夏季进行地面覆盖,冬夏进行树干刷白,加强蛀干害虫的防治;
(2)在病部采取浅刮深刻的方法,即将病部的粗皮刮去,再纵切裂口数条,深达木质部,然后涂以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~200倍液,或25%瑞毒霉可湿性粉剂400倍液。
4.主干虫害
烂根表现:根系缺营养而烂根,植株叶脉黄化,后期整株叶片变黄。毛细根、小根先腐烂。
原因分析:星天牛、一点蝙蛾等蛀干害虫为害,破坏木质部或韧皮部,造成营养输送受阻。
解决办法:在害虫发生初期至盛期,树干周围喷布有机磷杀虫剂或苏云金杆菌防虫,发现幼虫为害主干则用铁线钩杀等处理。
5.管理不当
烂根表现:水浸烂根、肥伤烂根和除草剂药害等引起根系缺氧而坏死腐烂。部分出现大根腐烂,毛细根少。
原因分析:果园排水不畅。施用化肥过多,或局部积累过多,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,或使用腐熟有机肥浓度过高等。除草剂施用过多,或三无除草剂。环割过度造成树体营养分配到幼果,根系饿死。
解决办法:
(1)要深挖排水沟,降低田间水位,雨后及时排除积水;
(2)改变施肥习惯,薄肥多施,施用化肥时少量多次,树冠滴水线下开长沟施用,避免肥;
料堆积。同时以畜粪肥等有机质肥料要沤制腐熟且施用时混匀泥土;
(3)减少除草剂的施用,少用含有过量重金属的除草剂,且仅喷布杂草,不要喷到地面,适度生草保养土壤环境;
(4)根据树龄适当定产,不要环剥,适度环割保果,适当疏果,保证树势壮旺,根系有足够营养。
6.根结线虫危害
烂根表现:主要表现为根尖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,根瘤纺缍形或不规则形,近芝麻粒至绿豆粒大,初呈乳白色,后转呈黄褐色至黑褐色,根毛稀小。严重时还可出现次生根瘤,使整个根系形成盘结带瘤的须根团(俗称“面饼根”),老根瘤腐烂,根系坏死。病株初期地上部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的加重,树冠表现枝梢短弱,叶片黄化、脱落,甚至小枝枯死。如并发其他土传真菌性病害,才易造成病株枯死。
原因分析:病原线虫以卵和雌线虫随病残体遗落土壤中存活越冬,借水流、肥料、农具和入畜等而传播。而土温在25~31℃时最适于线虫的侵染;有机质含量较高、酸碱度为PH值6~8的土壤线虫密度较大和危害较重;土壤水分孢和,或土壤易受涝或受旱则不利线虫活动。
解决方法:
(1)实施检疫,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;
(2)选稻田设圃,培育无病苗木(播植前用3%呋喃丹或10%克线丹颗粒剂按60~75千克/公顷处理土壤);
(3)病苗用48℃热水浸根15分钟或用40%克线磷乳油100倍液沾根;
(4)病树处理要抓好栽培管理、挖除病根和穴施药剂三个环节。后者可扒开表土,每株用10%益舒宝颗粒剂15~20克撒施,然后覆土灌水。施药的果园,勿间蔬菜、西瓜等短期作物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!
(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其他文章,如有侵权请联系771-3869466进行处理!)
上一条
下一条
推荐新闻
2023-04-10
2022-05-30
2021-07-30
“缅怀先烈守初心,传承精神担使命”--百田党支部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
2021-06-22
2021-04-07
2021-01-15
分享到